預防職業病,3步驟提升環境衛生!
來源:時間:2011.06.20每個人一天當中身處工作環境的時間少則八小時多則數十小時,因此許多身體的狀態和工作場所的各種物質條件關系日漸密切,各種職業病的個案也在增加當中。職業病的特點在病因判斷上較容易,但是有很多職業病卻是在長期暴露五年、十年之后才發病,甚至有的在離開工作崗位退休后才出現癥狀,因此職業病在診斷上因時間過長就不容易確定暴露與疾病的關系,勞資之間認知上的差距也是由此產生。 職業病的診斷另有一項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讓其他相同環境的工作人員能免于步上已發病者后塵,可提早改善環境或加強防護而不致受害。 職業病可能由接觸不同物質產生體內各個器官系統的異狀,也可能因暴露特殊物質加重個人原有的病情。職業病常見同類工作場所中,多人有相同癥狀,一般也是因此才會懷疑工作場所有問題,另外,一上班就出現癥狀或癥狀加劇,休假離開工作環境就好些,工作環境改善癥狀跟著減輕或消失也是常見的特征之一。 由于職業病預防最重要,希望大眾從現在起培養一個觀念,就是在進入工作職場前,先了解自己要長期工作的環境中有哪些東西存在,對人體危害的情形如何,事先了解并加以防范就能免于發生職業病,亦即知己知彼,百無禁忌,賺錢愉快,身體無礙。 在您的工作中追求更健康空間,讓自己的職業環境更合乎衛生的三個步驟。 一、認識您的工作環境 1、化學環境即所謂的酸、堿、溶劑、殺蟲劑、清潔劑、礦物、染料等。 液體:各類液態化學物,如液堿、硫酸; 氣體:各類氣態化學物,如一氧化碳,氯氣; 蒸氣:由液態化學物揮發的氣體,如甲苯蒸氣; 霧滴:懸浮于空中的液滴,如硫酸霧滴; 煙:燃燒所產生的微粒,如抽煙; 粉塵:各類固態微粒及纖維,如矽砂、水泥、石棉; 醺煙:物質受熱氣化的固體微粒,如金屬。 2、物理環境指工作環境或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狀況,如高低溫、噪音、振動等。 溫度:高溫或低溫; 噪音:令人不悅的聲音; 振動:由機械運動產生; 照明:光線太強、太弱或不穩定; 異常壓力:高壓或低壓; 游離輻射:會造成細胞突變,損傷的光波; 非游離輻射:產生熱效應的電磁波。 生物環境:指具傳染性或過敏性的生物體。 微生物:細菌、病毒、微菌等; 寄生蟲:蛔蟲、鉤蟲等; 動植物及其制品:木屑、皮屑、花粉、棉塵等。 3、身心環境即所謂的精神狀況及人體工學環境。 單調:重復的動作; 工作壓力:因工作量或工作困難性所產生; 工作姿勢不良:工作者與設備之協調不良而產生。 二、了解工作環境如何影響健康 1、物質從哪進入您的體內? 通常有五個渠道:眼接觸、耳傳入、鼻吸入、口食入、皮膚接觸。 2、進入體內后會產生哪些結果? 急性反應:短時間之內,過量接觸及吸收,對眼睛、皮膚、呼吸及消化等器官立刻產生的不良后遺癥。 慢性反應:長期的接觸或吸收,個器官日積月累后所產生的損害或不良后遺癥,可能日趨嚴重。 精神壓力:不適的工作環境,在心理上所產生的壓力,會導致身心的損害。 不舒適:工作環境不舒適,容易造成疲憊,降低工作效率。 三、改善您的工作環境如何使工作環境更好? 取代:改用危害性較小的物質來代替。 改變工作流程:改用暴露較低的工作流程,例如自動化設備或方式作業。 隔離:對危害性較大的物質或環境采取與人不接觸的措施。 通風:利用局部通氣或整體換氣將危害物質排除或稀釋。 廠房整潔:定期維持工作場所的干凈及緊急應急設備的維修等。 個人防護及衛生:只有在危害物少量而無法去除時,才選擇使用防護具,養成工作場所不飲食、不吸煙及其他良好的衛生習慣。 特別措施:工作時間的限制,定期健康檢查等。 訓練:正確工作操作法及防止危害災變的各種職業訓練。 (轉自:中國化學品安全協會)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