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結論
1分項結論
對該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現狀及職業病危害防治現狀進行逐項評價,分項評價結論見表1-1。
表1-1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分項結論
序號
|
項目
|
判斷
|
存在問題簡要說明
|
1
|
總體布局
|
符合
|
-
|
2
|
設備布局
|
符合
|
-
|
3
|
建筑衛生學
|
符合
|
-
|
4
|
職業病危害因素
|
符合
|
-
|
5
|
職業病防護設施
|
符合
|
-
|
6
|
應急救援設施
|
符合
|
-
|
7
|
職業健康監護
|
符合
|
-
|
8
|
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
符合
|
-
|
9
|
輔助用室
|
符合
|
-
|
10
|
職業衛生管理組織機構
|
符合
|
-
|
11
|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
符合
|
-
|
12
|
職業病危害告知
|
符合
|
-
|
13
|
職業衛生培訓
|
符合
|
-
|
14
|
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
|
符合
|
-
|
15
|
既往職業衛生評價建議落實情況
|
符合
|
-
|
2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
經分析可知,該用人單位的工作場所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1,2-二氯乙烷、乙二醇、乙二胺、環氧乙烷、硫酸、乙醇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氫氧化鈉、氯化氫、氯、硫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溫和噪聲。
3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進行行業劃分,該用人單位為有機化學原料制造,行業代碼為C2614,同時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安監總安健〔2012〕73號的規定,經綜合分析認為,該用人單位為“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企業。
4評價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用人單位現場調查、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和職業衛生檔案資料的綜合分析,判定該用人單位為“職業病危害風險嚴重”的企業;結合作業場所職業衛生調查、職業病防護設施及應急救援設施、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調查及職業健康監護情況,用人單位當前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基本符合要求,在職業病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及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正常有效的情況下可以控制和降低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可以起到保護勞動者職業健康的目的。但目前仍存在有不足之處,在后續的生產過程中,用人單位按照本次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報告所提出的建議措施進行整改后,能夠符合國家和地方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
5職業病危害控制措施建議
在對用人單位進行全面分析及評價的基礎上,針對目前正常運行期間情況,本報告從組織管理、工程防護、個體防護、職業健康監護、應急救援等方面提出補充措施及持續性改進意見。
5.1工程防護及個體防護
(1)加強對職業病防護設備的經常性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當使用原輔料、產品品種、生產工藝、生產設備、生產規模等發生變化時,可導致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濃度或強度相應發生變化,企業應委托具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評價。
(2)加強對生產設備、輸料管道密閉性等指標的檢查、維護,尤其是取樣口、閥門等重點部位,防止化學物質的跑冒滴漏。
(3)定期對員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如作業時可能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和維護,同時督促工人在作業時按規范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5.2應急救援
(1)定期對應急救援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能正常有效運行。
(2)定期組織從業人員進行應急救援預案的培訓,定期演練,總結演練效果,評價應急救援預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形成記錄。
(3)根據《工作場所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裝置設置規范》GBZ/T 223-2009的要求,對設置的有毒報警儀應規范設置報警值并進行及時校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置了預報值、警報值和高報值,需定期對有毒氣體報警裝置進行校對,確保檢測準確和及時報警。
5.3職業衛生管理
(1)按《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7號)等規定的要求健全與完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包括各級人員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培訓制度、職業病防護設施危害檢修制度、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及其檔案管理制度、崗位職業衛生操作規程等。
(2)變更工作崗位、工作內容的勞動者應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知識培訓的勞動者一律不得安排上崗。接觸塵毒的勞動者應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和防塵防毒知識技能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企業還應定期對在崗期間的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防塵防毒知識技能再教育和考核。職業衛生培訓應做好記錄及存檔工作,存檔內容包括培訓通知、教材、試卷、考核成績等,檔案資料應有專人負責保管。
(3)按《關于印發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規范的通知》(安監總廳安健〔2013〕171號)的要求進一步健全與完善職業衛生檔案,檔案應包括: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檔案、職業衛生管理檔案、職業衛生宣傳培訓檔案、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與檢測評價檔案、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要求的其他資料文件。
5.4持續改進
(1)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一步完善職業衛生管理檔案,同時宜提高培訓率,將各項職業衛生制度及崗位的職業衛生操作規程落實。
(2)用人單位需定期對作業人員的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進行檢查,同時不斷的完善發放記錄,在工人進行作業時,嚴格要求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3)針對可能出現的急性中毒或高溫中暑進行應急救援的演練,增加參加演練的人員和次數,提高工人現場應急處置的能力。
(4)按照《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場所警示標識》GBZ188-2003的規定:EA生產裝置區1樓泵區、EO生產裝置區C-3320循環氣壓縮機、C-3180制冷機房、G-3342A/B循環水泵、G-3116A/B水洗泵、G-3320碳酸鹽泵、F-3320回收壓縮機等區域噪聲強度較高,用人單位應在此區域設置噪聲有害,戴護耳器等警示標識,同時在作業場所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將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告知勞動者。
(5)本次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只針對目前生產狀況,公司今后遇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發生變更,或因技術、工藝或原輔材料發生改變而引起職業病危害因素發生變化時,須按時申報,并應另作職業病危害評價。
|